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王莉 郑州十一中《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2522 次

这节视频课讲授的内容是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节课从中国文人登高而赋的传统习惯入手,以回忆登高抒怀的诗句为开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新课。课堂主体部分以“登临意”作为本课教学的切入点,提纲挈领,逐层分析作者的情感,较好地挖掘了词人丰富情感,把握了词人形象,明确了词的艺术手法。以诵读贯串整个教学过程,把握了诗词教学的关键,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诵读能力。对课文难点的解决,采用以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型课堂互动模式的特点。拓展延伸部分,通过辛弃疾写一副对联,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辛弃疾的一生以及他的形象和情感,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通过前文的层层分析和深入鉴赏,最后升华到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上,个人感觉整体设计还是比较有层次,有深度,有高度,也比较新颖独特。


王莉 发表于 2019-04-18 15:23
讲师信息
王莉 第十一中学
王莉,蒙古族,郑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rar
  • 自我评价
    优点:
    第一,导语设计比较满意。从中国文人登高而赋的传统习惯入手,以回忆登高抒怀的诗句为开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比较符合辛弃疾这首词登高怀远的主题。 第二,以“登临意”作为本课教学的切入点,提纲挈领,贯穿整首词的设计,我比较满意。 第三,拓展延伸部分,通过给辛弃疾写一副对联,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辛弃疾的一生以及他的形象和情感,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通过前文的层层分析和深入鉴赏,最后升华到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上,个人感觉整体设计还是比较有层次,有深度,有高度,也比较新颖独特。
    不足:
    第一,点评不到位。由于时间关系,再加上技术原因,有一处的点评直接删除掉了。 第二,课堂随机应变能力欠缺,没有做一个好的引导者。我引导的不够到位,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课堂反应不让人满意。整个课堂略显沉闷。 第三,配乐诵读不是很满意。语速有点快,不够舒缓,词里的悲壮感情表达地不够充分,不饱满。
    更多...最新视频
    17 人看过这个视频?
    • ()

      2024-01-26 01:47
    • ()

      2023-08-27 01:23
    • (王素彬)
      0115001326
      2023-05-17 22:33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