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 > 长方体的认识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2701 次

 

本着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有所得”的理念,我设计了如下学习过程:

一、叠纸成书,导入新课

这样设计既渗透了“面”与“体”的关系,又使学生的认识由平面过渡到立体,它是学生的空间观念由二维到三维的一个飞跃,同时也为后面环节体中找形打下了基础。

二、探究新知

第一个环节:切果成形,整体认识面、棱、顶点。

这样的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减少交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在本环节中检测与达成目标1

第二个环节:独立观察,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本环节中检测了目标2的达成。

第三个环节:动手操作,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在本环节中检测了目标3的达成。

三、学以致用,深化理解

我们的学习讲求学以致用,为了使学生深化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组基础练习。第二组变式练习。

四、回顾反思

伟大的教育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总之,我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动手操作,制作长方体框架,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后,我希望今后我的数学课堂是:在有趣的活动中探究数学,在和谐的氛围中讨论数学,在多样的表达中体验数学,带着生活的经验走进数学。

视频在莲花街小学二楼录播教师进行,时长:38分钟


胡武霞 发表于 2018-01-24 14:47
讲师信息
胡武霞 高新区莲花街小学
自我评价
优点:
1、教学方式多样化。 2、小组合作充分展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学完本节课后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4、评价语丰富。
不足:
再优秀的课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在本节课当中,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环节时学生理解不到位,我对概念的教学不够到位。但对长宽高变式练习,还是觉得学生都理解了。本课还有一个不完美的地方,板书不太完整,课件上出现一个小漏洞。
更多...最新视频
11 人看过这个视频?
  • ()

    2023-05-26 23:47
  • ()

    2023-05-26 23:20
  • ()

    2022-06-07 00:52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