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肥料》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2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酸碱盐以及复分解反应后,对这部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学好本节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明白与工农业生产的联系,体会化学的学科价值。
本次录课视频有以下特点: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线索,情景线——问题线——活动线——认知线,线索清晰明确,有整体感的特点。
情景线 |
问题线 |
活动线 |
认知线 |
1.病例问诊—— 农场里的植物生病了,学生化身为植物医院的医生,为植物问诊治疗 |
不正常的植物到底到底生了什么病?该怎样治疗? |
观看图片,思考化肥的作用 |
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思考肥料的重要性 |
2.病理确诊—— 学生学习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根据植物的症状未知物诊断并写出病历 |
常见的化肥有哪些?作用分别是什么? |
自主学习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抢答交流 |
知道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
3.寻医问药—— 为了给植物治病,农场里的一些化肥的标签不清楚了,发动学生在实验室里研究出鉴别化肥的方案,再帮助农场的工作人员 |
1.实验室鉴别物质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2.铵根离子该如何检验? 3.常见的化肥应该如何鉴别? |
1.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2.小组合作探究设计鉴别化肥的实验方案,并动手鉴别常见的化肥 3.学以致用,为农场工作人员设计鉴别常见化肥的方案 |
理解常见化肥的鉴别方法 |
4.精准用药—— 给植物治病需要施肥的注意事项 |
给植物施肥时能过度施用吗?有哪些注意事项? |
学生思考回答 |
明白给植物施肥时的注意事项 |
5.农场丰收—— 通过学生作为植物医生的认真研究,明白了各类植物的病因,并且已经鉴别出常见的化肥,知道了施肥时的注意事项,只有这样农场的植物才能获得大丰收 |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不能总结出来? |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堂小结 |
对照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系统 |
2.设置的让学生化身为植物医生为植物治病,为农场的工作人员设计鉴别化肥的方案的情景
比较新颖,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3.课堂风格活泼,热烈,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课改理念
4.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生进行化肥的鉴别前,先回顾复习实验室鉴别物质的一般思路和铵根离子的鉴别方法, 为接下来的实验探究做好铺垫,符合学生的从易到难的认知特点。
5. 放手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究,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