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刚学习完金属的物理性质进入了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个课题是本单元最重要的一个课题,要分三个课时学习,第一个课时主要内容就是金属与氧气与酸反应的内容,非常重要但讲起来特别单调,学生听起来也比较枯燥,为了提升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设计了运动会这个主题。避免引入太过于唐突,在本单元第一课题学习金属物理性质的时候就打下第一届运动会的铺垫,第二届运动会也就顺理成章了,把每种金属都当成是运动会比赛的参赛成员,通过冠亚季军的比拼角逐出高低,从而加深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掌握情况,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在本次授课中,第一步让学生回忆在学习金属物理性质时提到的一些比较重要的“金属之最”,回忆第一届运动会中角逐出的冠军,也以此来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金属的化学性质。这样的设计是想更好的创设运动会这个情境并把学生们都带入到这个情境中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里,我先后设计了分组讨论和学生动手实验。分组讨论旨在让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预测比赛结果,也想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安排学生动手实验也是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自己亲手实践观察到的现象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中间穿插安排学生回答问题上台演板也是想随堂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最后通过实际生活的实例以及重点内容的延伸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