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开展急救知识教育,对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紧急救护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部、中国红十字会高度重视,协同推进包括心肺复苏在内的中小学急救知识教育。其次心肺复苏等急救方法的学习有利于培养2022年新修订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态度责任这一核心素养。并且今年“心肺复苏实践操作”还加入了中招体育考试。因此对于心肺复苏的实操学习势在必行!
一、课前导入
本节课开始以老师自身不好的观念进入,播放社会路人进行心肺复苏救人的视频集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是为培养学生们的态度责任这一核心素养做铺垫。
二、心肺复苏授课过程
(1)初步学习急救的大致过程(自学)
(2)心肺复苏步骤的细化学习(讨论)
(3)心肺复苏综合学习(让学生提出疑问,观看完整的操作视频)
(4)心肺复苏实操练习(分组进行,小助教一对一教学)
(5)分角色进行救人演习(检测学生学习成果)
三、其他急救方法的分享交流
(1)播放学生们拍摄的校内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的视频
(2)学生们根据视频分享课下学习的急救方法
(3)由于海姆立克急救法实用性很强,因此老师专门提供专业视频,供大家学习,还给了学生们练习的时间。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们将救人的接力棒一直传下去,与课前导入相呼应,培养学生们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思已经团结互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