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 > 水进出细胞的方式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2313 次

本节课属于人教版(2019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被动运输的第1课时。以大单元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内容聚焦大概念。

课标要求:

概念2 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

2.1 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2.1.1 阐明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依据课标要求设置3个学习目标:

1.通过对渗透装置的分析,阐明渗透作用的原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2.观察红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阐明其原理,认同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科学思维)

3.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现象,讨论、分析、阐明其原理,认同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科学探究)

针对3个学习目标设置学习情境,每个情境下学生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达成学科素养。




石佳 发表于 2022-03-28 12:51
讲师信息
石佳 郑州市第七中学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教学方案.rar
  • 自我评价
    优点:
    1.本节课将目标三中的探究实验设置为开放式探究,提供多样的实验材料和试剂,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大胆创新,放手实践,从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能准确表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从而自主发现生命现象的原理和本质。知识不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己得出,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都更加的深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强烈的探索欲望。 2.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出了具体要求,新的命题方式也鼓励我们将知识与能力相关联。因此,在本节课的课程设计中,过程性评价贯穿全程,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生生互评,在评价中讨论并生成概念。另外,在课后评价的设计中,体现了两个方面的评价内容:一是学以致用,运用课堂中生成的知识和结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是实践评价:对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的评价,设计实验并形成研究报告。意在关注知识学习的同时,关注其他的教育价值,如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等,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38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